贝博bb平台体育全站版营造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的良好生态作者:潘建红(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市科协科技社团与公共政策专业智库基地首席专家) 2023年8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和常态化联系青年科技人才机制,抓好政策落实,为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成长和更好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环境息息相关,应营造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的良好生态,为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提供重要支撑。 良好创新生态有助于培养科技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教育是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关键环节,是青年科技人才获取营养、积蓄力量的来源,对人才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未来发展方向有着重要影响。教育环境是驱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高校基础学科布局建设及交叉学科融合发展能够夯实青年科技人才的知识。另一方面,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是一个长期、渐进和系统的过程。因此,对完成学业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科技人才的关注、培养与支持也至关重要。在良好创新生态中,一切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职业发展的资源得以聚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发挥着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重要功能,使有能力、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良好创新生态有助于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良好创新生态能够使青年科技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参与科技事业的主观能动性;能够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充分施展真才实学,在项目申报、评审活动、职级晋升等过程中讲贡献、比能力,主动拒绝“走后门”“论资排辈”“圈子文化”;能够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表达差异化的学术观点,平等、自由地进行学术交流、阐明学术观点、互换前沿信息、理性探讨辩论,进而萌生新观点、产出新成果。此外,良好创新生态能够使青年科技人才摆脱繁杂事务,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工作。比如,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过细、报销流程较为繁杂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消磨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因此,应在互信的基础上,适度减少干预,尽量为青年科技人才减负。 良好创新生态有助于增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归属感。良好创新生态能够聚集青年科技人才,使其具有归属感,乐于在科技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其一,归属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满足。青年科技人才事业刚刚起步,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宜居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公共服务、适宜的薪酬和福利水平能够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为舒适、便利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使其专心投入科研工作的先决条件。另外,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谐的人际氛围能够使青年科技人才在更为轻松、安定的环境中心无旁骛、愉悦地开展科研工作。其二,归属感来源于组织的认可。清晰的发展路径和职业规划、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等都是组织关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表现。当青年科技人才能够清晰认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感受到组织给予的尊重时,其就会付诸更多的努力。其三,归属感来源于文化的认同。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中,青年科技人才能够找到工作的意义,产生为科研事业奉献的动力,增强职业认同感。另外,公众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善用科学,能够扩大发掘、培养、选用青年科技人才的范围,进一步充实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习总指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强烈的爱国情怀是第一位的要求。青年科技人才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才能创造更多成绩。创新精神是青年科技人才探索科技奥秘首需的精神。实现从“0到1”的突破,关键在于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因此,应以良好创新生态构建为起点,让创新意识贯穿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全过程。求实精神在创新精神的基础上,为青年科技人才思维拓宽提供了度量范围。创新意识的培养固然重要,但仍要本着追求真理的态度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并恪守科技伦理道德底线。奉献精神旨在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正确对待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其寻求个人所代表的“小我”与国家发展的“大我”之间的结合点,潜心科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协同精神注重合作意识,鼓励青年科技人才互帮互助,强调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培养资源的互通与共享,为青年科技人才集智攻关提供重要基础。习总强调:“科技创新,贵在接力。”育人精神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在承接起老一辈科学家交予的重要任务的同时,乐于培养“人”。可以说,科学家精神全方位展现了青年科技人才所需具备的优良品质,良好创新生态的构建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指引。 以资源的平衡、协调及共享为核心。良好创新生态需要保障青年科技人才能够获得必要的学术资源、科技成果转化资源、跨文化交流资源等,同时需注重资源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共享性。平衡性方面,不可否认当前科技界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优势积累效应”“棘轮效应”,即声望越高、获得荣誉越多、科研资源储备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往往会在晋升、评奖评优、科技创新中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因此,良好创新生态应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关注,增加其获得学术研究资源的渠道和机会。协调性方面,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科学有效地分配资源,成为人才发展治理的关键。良好创新生态构建应建立健全以信任为基础的青年科技人才支持机制,在重大项目资源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性支持,为青年科技人才“压担子”、“搭台子”、“架梯子”。共享性方面,随着科研活动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不断加深,青年科技人才需要加强交往与合作,积极吸收各方面的资源和信息。良好创新生态应统筹各区域、各部门以及各行业等的信息及资源,打破信息、资源流通的壁垒;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就业见习基地、实践基地等的建设力度,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提供重要平台;提高开放创新水平,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以解决青年科技人才实际问题为着力点。首先,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早期支持非常重要。建立良好创新生态应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较为充实和稳定的科研经费,并增加其分配科研经费的自主权。其次,采取适当方式提高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的薪酬待遇,绩效工资和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等向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倾斜。最后,确定清晰的职业规划和晋升通道。青年科技人才由于资历较浅、原始积累较少、经验不足等原因容易在晋升考察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良好创新生态应杜绝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励和论资排辈等倾向,对人才进行科学分类评价,并建立更加符合青年科技人才特点的职业发展通道。 一是强化系统的精神谱系引领。营造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的良好生态,需要从加强思想引领入手,树立思想标杆,实现系统的精神谱系引领。首先,可以从党建引领角度出发,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奋进。在加大党建活动开展力度的同时,创建活动形式与内容,增强党建工作吸引力,实现以党建紧密联系团结青年科技人才,指引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其次,应发扬传承科学家精神。以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发扬为基础,设立科学家精神主题日、主题周等活动,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在保证丰富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同时,加大科学家精神学习后的反思与反馈,使科学家精神入脑、入心、入魂。最后,注重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特质的总结,对获选各项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奖项及青年科技人才代表人物进行采访,总结凝练其共性,进而构建类似于科学家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代表着某一类别、某一行业的独属于青年科技人才特质的精神表达。 二是创设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首先,完善培养发展制度。要紧跟科技前沿,及时更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调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探索跨领域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机制,坚持在科研、生产和管理实践中培育和发现人才。同时,建立战略科学家与青年科技人才“一对一”的“结对子”导师培养机制,实现以老带新。其次,优化资源配置制度。结合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将各类人才培养、引进、支持计划适度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可以根据不同领域特点,分配资金、项目等创新资源,有针对性地对青年科技人才予以支持。同时,可以在保障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所需的基本资源的基础上,适度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以增强青年科技人才对资源变化、研究趋势转变的感知能力与应变能力。再次,健全考核评价制度。以指标选取的科学性为基本依据,增强考核指标的特性建设,即兼顾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成才规律,凸显青年科技人才的个性化特征,形成以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最后,完善人才激励制度。给予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以平台、机会和物质条件保障,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开展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揭榜挂帅”的机会,不断简化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程序,对产出重大科技成果的青年加大奖励力度。另外,在设置科技奖项的过程中,可以从奖项设置的数量及认可度双重层面进行考虑,以期达成实际激励的目标。 三是创设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的社会环境。首先,要着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意识。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在夯实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从基础研究角度出发,努力发现创新点。同时,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青年科技人才应深入一线、躬身实践,扎根基层、潜心钻研,努力实现创新与突破。此外,要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敢于发问、敢于质疑,增强其创新的勇气与魄力。其次,要以社会大环境带动青年科技人才小群体创新氛围建设。可以通过开设创新主题展览、印刷宣传手册、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同时,可以借助宣传平台,投放宣传广告,在潜移默化中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多动力与活力。最后,要以宽松、包容的外部环境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提供保障。一方面,应寻求创新结果与创新过程的平衡点,不应单纯地“以结果论英雄”。要注重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过程,并结合宣传平台,将其中的成功经验与错误示范进行分享与交流。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发挥的正向引导作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宽容对待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此外,可以为青年科技人才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保障青年科技人才的心理健康。 【注:本文系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文明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开放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2KFZD003)和东江干部学院2022年度研究课题“习总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22DJGBXY006)阶段性成果】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 贝博bb平台体育全站版 上一篇:涨停雷达:AI教育+鸿蒙+人形机器人+印刷 盛通股 下一篇:送别黄永松
分类:
新闻中心
|